真空泵應用原理介紹
作者:泵閥 來源:真空泵 發布時間:2025-11-08
火電廠真空泵的作用是維持凝汽器的真空狀態,從而提升機組效率和運行穩定性。以下進行詳細分析:
一、真空泵的核心作用1. 維持凝汽器真空 真空泵通過抽除凝汽器內不凝結氣體(如空氣、水蒸氣等),確保蒸汽充分冷凝,形成低壓環境。凝汽器真空度每提升1 kPa,汽輪機熱效率可提高約0.5%~1%。
2. 提升發電效率 真空泵通過降低背壓,增加蒸汽在汽輪機內的膨脹做功能力。就是A-B=C,在A不變的情況下,要提升C,便是降低B,這樣差值C變得到提升。
3. 抽出不凝結氣體 凝汽器運行中會因密封不嚴或蒸汽泄漏引入空氣,真空泵持續抽吸這些氣體,防止其積聚導致熱阻增加。將凝汽器里面的雜質清理掉,使其專心提升真空,不過漏真空在實際中很常見了,比如閥門內漏,閥門關閉不到位等等。
4. 節能降耗 替代傳統水環泵后,能耗可降低60%~80%。
二、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火電廠常用的真空泵類型包括水環式真空泵和羅茨真空泵,其工作原理如下:
1.、水環式真空泵• 結構組成:葉輪偏心安裝在泵體內,工作時葉輪旋轉形成旋轉水環,與泵殼共同構成月牙形工作腔。
• 抽氣過程: • 吸氣階段:葉輪旋轉使工作腔容積增大,氣體從進氣口吸入。
• 壓縮階段:腔體容積減小,氣體被壓縮并與水混合后排出。 • 循環階段:分離后的水經冷卻后返回泵內,形成閉式循環。• 適用場景:中等真空(極限真空3~50 kPa),適合濕冷機組,但易受背壓限制(通常≤9 kPa)。

2、羅茨真空泵羅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在泵腔內,有二個“8”字形的轉子相互垂直地安裝在一對平行軸上,由傳動比為1的一對齒輪帶動作彼此反向的同步旋轉運動。在轉子之間,轉子與泵殼內壁之間,保持有一定的間隙,可以實現高轉速運行。由于羅茨泵是一種無內壓縮的真空泵,通常壓縮比很低,故高、中真空泵需要前級泵。
羅茨泵的極限真空除取決于泵本身結構和制造精度外,還取決于前級泵的極限真空。為了提高泵的極限真空度,可將羅茨泵串聯使用。羅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與羅茨鼓風機相似。由于轉子的不斷旋轉,被抽氣體從進氣口吸入到轉子與泵殼之間的空間v0內,再經排氣口排出。由于吸氣后v0空間是全封閉狀態,所以,在泵腔內氣體沒有壓縮和膨脹。 但當轉子頂部轉過排氣口邊緣,v0空間與排氣側相通時,由于排氣側氣體壓強較高,則有一部分氣體返沖到空間v0中去,使氣體壓強突然增高。當轉子繼續轉動時,氣體排出泵外。
羅茨真空泵轉子由0°轉到180°的抽氣過程。在0°位置時;下轉子從泵入口封入v0體積的氣體。當轉到45°位置時;該腔與排氣口相通。由于排氣側壓強較高,引起一部分氣體返沖過來。當轉到90°位置時;下轉子封入的氣體,連同返沖的氣體一起排向泵外。這時,上轉子也從泵入口封入v0體積的氣體。當轉子繼續轉到135°時;上轉子封
入的氣體與排氣口相通,重復上述過程。180°;位置和0°位置是一樣的。轉子主軸旋轉一周共排出四個v0體積的氣體。• 適用場景:高真空(極限真空1~10 Pa),需與前級泵(如水環泵)串聯使用,適用于直接空冷機組防凍及脫硫系統廢氣處理。